常態編班固然有其優點,卻也造成了更大的問題,
這篇社論寫得非常好,我也不贅言了。
其中有段話真的說出了老師的無奈,(雖然這篇是說國中老師,但國小老師的壓力也很大的)
『常態編班變成了要求人力不斷緊縮、工時不斷增加、勞動條件不斷惡化的教師,
在班級人數未減、教師人力不足、教育資源短缺、社會競爭白熱化的惡劣條件下,能兼
顧所有學生而不至於累垮。』
也許老師是所謂的有保障的公務員的身分,
但是,現在已經變成了"公奴"了吧。我想。所有老師加油呀!
(當然也有很混且機車,或是以施暴於學生為樂的老師啦...>"
* * *
從本學期開始,教育部要求各國中務必落實常態編班政策。我們以為,就其立意來說,
落實常態編班當然是值得肯定的理念。但讓我們深以為慮的是,若不正視常態編班爭議
背後的根本糾結,以及全竟改革之功的必要條件何在,此政策將難以成功;即便成功,
也必徒具形式,實質問題依舊長存而不得解。
常態編班問題的糾葛,和升學體制的爭議頗為相似,尤其是二者都同樣涉及教育文化資
源的競奪規則。倘若一個社會的階級分化不嚴重,甚至因為社會資源的公共所有制高度
成熟、進而取消了階級剝奪體制,那麼,社會經濟、文化資源的競逐,便不易演成生死
廝殺的敵我對立,頂多形成揖讓而升的友誼賽關係。但是,倘若一個社會的階級私有制
導致的資源單極化集中,使得資源反常地稀缺時,搶占資源的鬥爭白熱化即不難想見。
當下,雖然整體社會財富已達空前的飽滿豐裕狀態,但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箝制,使
得天文數字的資源、財富,以及就業機會、休閒時間,均遭到極少數資本家集團所鳩佔
獨享,並且為遂行利潤的延伸與再擴大,不惜運用其富可敵國的優勢,從工薪階級身上
抽取大量剩餘財富,還迫使國家財政向其片面捐輸。
如此一來,資產階級一方面得以肆無忌憚地為利潤恣意解雇工人,使得就業位置銳減;
另一方面又排擠了國家財政在教育、文化、社福方面的資源挹注,使社會上競逐有限資
源的廝殺愈形激烈,且不斷向下延伸到求學階段的未成年準勞工身上。
因此,常態編班變成了要求人力不斷緊縮、工時不斷增加、勞動條件不斷惡化的教師,
在班級人數未減、教師人力不足、教育資源短缺、社會競爭白熱化的惡劣條件下,能兼
顧所有學生而不至於累垮。
況且,即便某些超人老師能應付得來,常態編班也無以解決過去能力分班背後隱含的階
級篩選問題。階級篩選和階級排除依舊繼續存在,且隨著貧富差距擴大、社會競爭的熾
烈而更加惡化。只是,常態編班能讓這些問題不像過去那樣赤裸裸地以班別為界,而是
在班級內以更隱蔽的廝殺、競逐方式,為將來的鬥爭開出一條血路。
而這一切的一切,都將繼續交給班級導師來承擔。叫老師,太沈重!
- Oct 28 Thu 2004 20:51
【社論】常態分班的問題與階級廝殺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