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來錯誤的第一步?】 (文/王溢嘉,收錄於《蟲洞書簡》一書)
M:
你說你不是在逃避選擇,而是怕走錯路,怕踏出錯誤的第一步﹔怕一著錯,就全盤皆輸。
的確,人生南北多歧路,我們很可能會走錯路,而必須慎乎始。
但所謂「選錯科系進錯行」或「走錯路」,往往是你走到路的終點時,發現自己一事無成
,才懊悔自己當初「走錯」了。事實上,條條大路通羅馬,每一條路都有人走得非常成功﹔
路本身沒有「錯」,問題端視你怎麼個走法。
李遠哲當初要上大學時,放棄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「保送台大醫科」這條黃金大道,而
選擇台大化工系﹔大一時,又因看到化學館在晚上仍燈火通明,覺得化學系有濃厚的研
究風氣,又毅然轉到化學系。
這樣的選擇,跟多數人背道而馳,也讓他父親捏一把冷汗。 但今天,大家都說李遠哲走
「對」了路。因為他以其傑出的成就向世人證明,一條原本被視為「不智」或「錯誤」的
路,也可以變成「非常明智」、「非常正確」。
二十世紀的哲學大師維根斯坦,也不是一開始就選擇哲學這條路。他在德國讀的是機械工
程,十九歲到英國專攻航空學,熱衷於飛機噴射反應推進器的設計。因為此項工作涉及純
數學的問題,而使他對數學的哲學發生興趣,竟至於放棄航空工程,而選擇到劍橋大學改
讀哲學。
但在研究哲學兩年後,他忽然跑到挪威,自己在鄉間蓋了一間茅屋,成為隱士。第一次世
界大戰爆發,隱士變成了戰士,他自告奮勇地回到奧地利,加入陸軍當志願兵,轉戰各地
四年,最後被敵軍俘虜,成為囚犯。
戰後,他又嚮往當個小學教師,而選擇進入師範學院就讀,然後在鄉下教了妤幾年書,
直到四十歲,才又回到劍橋大學,繼續他未完成的哲學「學業」。
今天,也沒有人敢說維根斯坦如此迂迴的人生抉擇是「危險」的,是在「蹉跎時光」,
因為沒有幾個哲學家能有像他那樣輝煌的哲學成就。
這不只是「成敗論英雄」,而且是「成敗論對錯」,除了作奸犯科外,沒有一條路在
起點處就標明著「對」或「錯」,它是你這個「行人」和其他「路人」在後來才標
上去的。
當然,在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時,我們應仔細考量各種因素,但你不必為是否踏出
錯誤的第一步而擔心,而躊躇不前。因為第一步以後還有第二步、第三步......。
每一次的選擇雖然都是唯一的,但你不是一生只能做一次選擇。
在人生的旅途上,我們因「系列性的選擇」而產生「系列性的自我」。重要的不是
你今天做了什麼選擇,而是你今後為你的選擇做了什麼。
W上
* * * * *
【bysby's sentiments】
我想王溢嘉先生說得很好,
所謂的成功或不成功是「成敗論對錯」,
假設比爾蓋茲當年休學之後,剛好因為能力不足或是時機不對,
也許現在就沒有所謂的微軟,也許我們每每看到的軟體標誌不是Microfoft,
也許會是一個大大的APPLE或BANANA之類的,那麼比爾蓋茲說不定成為一個沒有學歷,
而且又壯志未酬、整天鬱悶、只在自己家裡有一頓沒一頓地接案子的平凡人,
那麼我想所有人都會說他這樣是錯的,
他的家長應該會說:「比爾~~你看,都是你不聽話,
現在才會落到這個田地,如果你當初好好的讀完大學就好了!
你應該要跟一般人一樣,先把大學讀完、把研究所讀完,
然後去一間大公司工作,享受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福利!」
然他成功了,所以當記者們訪問他父母時,
她們露出很欣慰又得意的微笑說:「我們一向都很尊重比爾的決定!」
而比爾本人也說過:「我父親對我最大的貢獻就是,他沒有教過我任何事,
所以我沒有任何包袱,我可以自己天馬行空地學習。」
也許這社會就是這麼一回事,
當自己堅持、努力地往一個方向前進,
應該可以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,
所以我也期勉我們師院畢業的同學們,
我並不覺得我們比別人劣勢,
也許由於師資飽和,我們所學的教學這個領域已經沒有我們發揮的餘地,
但是我們反而可以比別人還沒有顧忌或侷限,
我們每個人可以去走不一樣的道路、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,
也許有人覺得我們浪費了四年的時間,
但是這四年我們也獲得了很多東西,
誰說大學四年在學校所學的東西在社會上一定用得到呢?
文憑真的那麼重要嗎?
我想比起"用心"來說,文憑不是那麼重要的!
現在努力還不太遲唷!大家加油吧!!!
- Jun 05 Mon 2006 11:34
【好文欣賞】何來錯誤的第一步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